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16
2023/11
2022年我国炼铁学科发展报告(节选)
概况 2022年全国生铁产量为8.63亿吨,同比下降0.8%。随着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行业在设备大型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等不同需求的推动下,已经逐渐朝着绿色低碳发展。但是由于钢铁行业本身工艺制度的特殊性,钢铁行业仍然是我国碳减排方面的主战场。炼铁过程是钢铁冶炼全流程中能耗和排放占比最大的工艺流程,钢铁行业的CO2年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6.7%,其中炼铁系统能耗和排放占钢铁全流程总能耗和总排放的70%左右,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重要挑战,世界各国炼铁工作者均在开展各种以改善炼铁传统工艺和开发炼铁新型工艺技术,旨在降低炼铁工艺流程的能耗和排放。 近两年来,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实现炼铁行...
15
2023/09
【技术前沿】高炉加风提产工艺操作实践
1.X高炉提高产能前参数指标情况针对当前的参数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富氧量受制氧能力的限制,已经达到最大能力;顶压设计能力245kPa,提升空间不大;风温已用尽。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提产只能通过提高入炉风量来进行,工艺操作的核心是通过上下部操作参数的调整为高炉加风创造条件。 、2000m3级的高炉超过了15000kg·m/s,如天钢1#3200m³高炉风速260m/s,月均日产量9500吨、喷煤比155kg/t;重钢1#2500m3高炉风速270m/s,月均日产量7800吨、喷煤比170kg/t;黄骅中铁2500m³高炉风速270m/s,月均日产量8200吨、喷煤比150kg/t;还有兴澄钢铁、...
28
2023/07
【技术文摘】高炉提产降耗生产实践
摘要天津某有限公司炼铁厂1号、2号高炉有效容积分别为730m3、630m3,前几年受内外因素影响,产能未能得到释放,利用系数较同类型高炉偏低,为此,近两年我们围绕提产降耗工作进行了攻关,通过各项优化、改善措施,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冶炼强度,高炉铁水产能逐年攀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影响产量因素分析 根据我们高炉生产工艺、物料及设备情况,分析影响制约生产瓶颈问题,发挥产能需优化因素主要如下:工艺方面:富氧率、高炉顶压、风温、物料控制及标准化管理实施等。入炉原料:高铝(炉渣中16.5-17.5%),高钛(入炉Ti负荷8-10kg),高入炉块矿比20%。设备方面:卷扬上料系统...
19
2023/06
“双碳”目标下我国炼铁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26年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3279亿t,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2.95%。截至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31个制造业门类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炼铁工序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能耗占整个钢铁行业总能耗的70%左右。因此,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逐步实施,炼铁工序面临的碳减排任务艰巨,迫切需要开发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的低碳炼铁技术及近零碳炼铁技术,以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 1概述 在全球积极推进“碳减排碳中和”的趋势下,国内外众多的钢铁企业和研究单位开始探索低碳冶金、氢冶金等前沿技术,既有在原有高炉炼铁工艺技术...
01
2023/06
中科院院士躬身入局力挺钢化联产(张锁江团队撰文深论碳中和背景下的钢化联产发展趋势)
1前言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3亿吨,约占世界粗钢产量的53%,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1.6%,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典型的高耗能和高碳排行业。我国钢铁产量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钢铁行业在实施“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题。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鼓励钢化联产”;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
26
2023/05
纯氧顶烧新技术促进日用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着重介绍先进的纯氧顶烧+电助熔玻璃熔制技术及案例,是适应现在及以后可预测的能源变化、低碳排放为主。先进的玻璃熔制技术就是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使生产过程符合各地域能源结构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纯氧顶烧+电助熔优势 全氧燃烧与电助熔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方设计组分的调整。 由于窑炉顶部纯氧燃烧+电助熔技术是最早应用在玻纤行业,其配方是属于无碱、无硼、无氟的难熔玻璃,而日用玻璃行业是含碱的易熔玻璃。此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纯碱以及助熔剂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配方成本之目的。 2、纯氧窑炉无蓄热室。 纯氧窑炉采用的是单元池窑型式,杜绝了马蹄焰窑炉换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