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北京大学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催化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2024/04/24

352

2024年4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催化学科发展论坛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行。

活动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主办,由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校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副校长张锦院士,催化基础国家实验室主任李灿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胡俊教授、院长陈大岳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刘雨龙教授、院长高原宁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裴坚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院士,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成像中心主任张泽民院士、副主任苏晓东教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张藜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耿姝副秘书长,昌平国家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殷雪松教授,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佳平董事长等嘉宾应邀出席。参加活动的还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师生,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以及畅英奖学金的捐赠人代表。


北京大学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催化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会议现场

图为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催化学科发展论坛现场


北京大学畅英奖学金是由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谢有畅教授与夫人杨骏英教授主要出资,在亲友、学生、同事的襄助下设立,用来表彰北京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四个理科基础学科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的本科二年级学生。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前副主任吴凯教授主持。

谢有畅、杨骏英教授的长子谢晓亮院士介绍了畅英奖学金的设立背景。谢晓亮院士说,1953年至1957年间,父母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刻苦努力,坚韧不拔,依靠奖学金完成了学业。淋过雨的人最想为别人撑伞,设立奖助学金是父母多年的心愿。如今在父亲九十岁生日之际,父母带领全家,在学生、同事、特别是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同事的支持下,设立北京大学畅英奖学金,激励当今的北大学子发奋努力,自立自强。

北京大学副校长张锦院士代表北京大学、并以一名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普通教师的身份向谢有畅教授、杨骏英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张锦副校长回顾了谢有畅教授在五十余年教学科研生涯中对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贡献,高度赞扬了谢有畅教授在提出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及基于该原理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气体吸附剂,并实现产业转化的巨大贡献,是全体北大师生学习的榜样。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院士代表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教师在捐赠仪式上致辞。刘忠范院士结合中国科研的现状,指出谢有畅教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远意义和榜样力量,并对谢有畅教授奖掖后学、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表达了祟高的敬意。刘忠范院士深情回忆了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老一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的优良传统,指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在北京大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全体嘉宾一起观看了谢有畅教授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创业短片。短片讲述了谢有畅教授发现自发单层分散现象、提出自发单层分散理论,并在自发单层分散理论指导下带领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高效一氧化碳气体吸附剂和空气变压分离制氧吸附剂,于1998年成立北京大学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业转化的创业历程。20多年来,先锋公司蓬勃发展,累计为我国煤化工和化学工业间接创造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向北京大学分红、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形式持续反哺北京大学。

谢晓亮院士代表父母,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姝签署了畅英奖学金捐赠文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副校长张锦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院士,北京大学先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佳平,谢有畅杨骏英伉俪的次子谢晓兵先生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随后,郝平书记向谢有畅教授颁发了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由谢晓亮院士代领)。



图为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谢晓亮、吴凯、张佳平、张锦、郝平、刘忠范、谢晓兵、耿姝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大岳院长、物理学院高原宁院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书记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陈雪梅院长代表畅英奖学金的受益方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谢有畅、杨骏英伉俪的诚挚谢意,并对他们心系北京大学和青年一代,跨学科捐赠的宽广胸怀和格局表示由衷的敬佩。各学院领导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两位老师的心愿,让畅英奖学金充分发挥激励、帮助坚韧不拔、品学兼优的北大学子的作用,并将号召师生学习、传承谢有畅老师、杨骏英老师矢志报国的伟大精神。



图为谢有畅教授(左六)与杨骏英教授(左七)参加畅英奖学金捐赠仪式


最后举行的是北京大学催化学科发展论坛。李灿院士、吴凯教授和张佳平董事长分别应邀做了“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人工光合成的挑战和机遇”、 “模型催化体系的可视化研究”、“高效吸附剂和气体分离技术产业化之路”三个大会报告,分别由刘忠范院士、来鲁华教授和刘海超教授主持,对催化科学的前沿科学和产业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活动圆满结束。



图为李灿院士作《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人工光合成的挑战和机遇》报告



图为吴凯教授作《模型催化体系的可视化研究》报告




图为张佳平董事长作《高效吸附剂和气体分离技术产业化之路》报告